比价服务“购物党”推出基于极路由的比价插件(比极路由更好的路由器)

近日,我们曾报道过的比价服务产品“购物党”推出了基于极路由的比价插件。

用户可以在极路由的插件列表中选择添加购物党比价插件,当手机、电脑等设备接入极路由的网络后,即便是设备上没有安装比价应用或浏览器比价插件,也可以在浏览相关电商页面时得到多平台比价、历史价格趋势等信息。

把插件放到路由器里做更底层的结合,对用户而言,是一大便利。

在产品之外,36氪也与购物党的创始人王洪涛聊了聊,在电商价格战如火如荼的今天,比价导购产品们还能有哪些玩法和创新:

轻度用户靠渠道,重度用购物党插件户靠技术

在王洪涛看来,虽然电商市场已经足够庞大,孕育出了一批明星公司,但是延伸到比价插件这个细分领域,市场空白依然非常大。

很多潜在用户和轻度用户并不会主动寻找安装比价插件及应用,想要影响到他们一方面要靠产品体验带来的口碑,更重要的还是渠道的推广,让更多的用户接触到。

由于比价插件产品的特殊性,基本功能层面上的差异性并不明显,轻度网购用户一旦使用了某款比价插件,往往就不会更换其他产品,这也使得在渠道方面争夺新用户变得尤为重要。

王洪涛表示,他了解到的行业数据,捆绑和渠道推广只有 30% 活跃率,而对比价插件颇为依赖的重度网购用户人群的活跃度高达 60%。他们对品类是否全面、价格变化记录准确性等细节更加关注,因而技术成了争取这部分用户的关键。

移动端比价的未来在内容推荐

尽管 PC 端现在仍然还是比价产品们争夺的主战场,用户出于安全、便捷等方面的考虑更多的还是会在 PC 端完成下单,但毫无疑问的是,移动网购市场的地位正在变得举足轻重。而移动端比价却并不那么便捷易用,用户在不同电商平台之间的跳转也十分麻烦。

对于这样的问题,“口袋购物”选择的应对方式是做聚合平台,“我查查”则以条码扫描为切入点做比价,但王洪涛却更看好“什么值得买”式的精选内容推荐。前者容易受到大电商平台的抵制;后者虽直观,但下单量不高,即便是微信在扫一扫导向电商这一方向的探索上也并不顺利。

在移动端,用户需要更短的购物决策流程,虽然在从导购内容跳转购物网站的环节上存在一些麻烦,但精选优惠内容推荐可以将用户的目标范围缩小,甚至直接指向某些特价单品。

而且 UGC 内容平台有着更高的用户黏性和活跃度,对渠道的依赖较小,在面对后入局的巨头们时所形成的壁垒同样也更高。

[36氪原创文章,作者: 流光逐云]

转载请说明出处 内容投诉内容投诉
九幽软件 » 比价服务“购物党”推出基于极路由的比价插件(比极路由更好的路由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