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年退伍途中,遇一姑娘被流氓调戏,我仗义出手后得到一份情缘(地痞流氓欺辱美女退伍老兵)

"小伙子,来医院这么久了,听说你还是单身?有没有看上哪个护士姑娘啊?"老赵拍着我的肩膀,眼睛笑得像两道弯月。

我摇摇头,笑而不语。

谁能想到,三十多年前那次偶然的邂逅,竟然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。

我叫张志强,1963年出生在河南一个叫黄土岭的小村庄。

家里有老爸老妈,还有一个弟弟张志刚。

我们家当时条件很一般,说白了就是穷,屋后几亩薄田,年景好的时候能吃饱肚子,年景不好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

老爸是生产队里的壮劳力,常年累月地在地里刨食,晒得皮肤黝黑,手掌上全是老茧。

老妈除了在家务农,还要上山捡柴火,天不亮就起来做饭,夜深了还在灯下缝补衣服。

我初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读书,在家帮着父母干农活,供弟弟上学。

说起来,弟弟脑瓜子比我灵光多了,学习成绩一直不错,老师们都说他有出息。

转机出现在1982年,那年我有幸参军入伍,被分到了通信连。

记得临走那天,全村人都来送我,老爸罕见地拍了拍我的肩膀,说:"好好干!"

老妈偷偷塞给我一个布包,里面是她亲手做的鞋垫,上面绣着"平安"二字。

入伍后的生活跟想象中完全不同,每天天没亮就起床,跑步、训练、学习,节奏紧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
因为身体素质好,反应敏捷,我很快适应了军营生活,后来还被选拔进了特种部队,学了不少急救知识和技能。

夜间野外训练,负重二十公里拉练,高强度体能考核...每一项都让我咬牙坚持,但也正是这些经历,锻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。

那几年是我最难忘的日子,军营生活虽然辛苦,但却让我这个农村娃子长了不少见识,也练就了一身本领。

战友们之间的情谊也特别深厚,有时候一块馒头能掰成两半分着吃,一件棉衣能轮流穿着取暖。

1986年深秋,一纸命令,我退伍返乡。

站在连队门口,望着熟悉的营房和训练场,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。

连长拍着我的肩膀说:"志强,军营永远是你的家,有机会常回来看看。"

坐在回家的客车上,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,心里说不出的滋味。

窗外的树叶已经泛黄,秋风卷着落叶在公路上打着旋儿,就像我此刻纷乱的心情。

转业回乡,前途未卜,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涌上心头。

手里攥着那张通信员证书,却不知道回去能干啥,这技能在农村有啥用处呢?

车子开了约莫两个小时,在一个叫青山镇的地方停靠。

上来几个年轻小伙子,看样子喝了不少酒,走路都歪歪扭扭的。

他们衣着光鲜,说话大声,一上车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。

他们中间一个头发油亮的小青年,盯上了前排一个戴眼镜的姑娘,开始说些不干不净的话。

那姑娘穿着简单的深蓝色外套,扎着一条马尾辫,看上去文静秀气,给人一种书香气息。

"嘿,小妹妹,一个人啊?要不要哥哥陪陪你啊?"那小青年坐到姑娘旁边,手还不规矩地往姑娘肩膀上搭。

姑娘明显很害怕,身体紧贴着窗户,尽量远离那人,但脸上强装镇定:"请你离我远点。"

"哟,还挺有个性,我就喜欢你这样的。"小青年身后的同伴起哄道,"明辉,加把劲啊!"

"知道我爸是谁吗?整个青山镇都给我爸面子,你还装清高呢?"那个叫明辉的小青年越发得意。

车上的乘客都低着头,装作没看见。

有几个中年妇女窃窃私语:"现在的年轻人啊,越来越不像话了。"

"可不是嘛,但人家有背景,谁敢惹啊?"

我在部队里练就的正义感让我坐不住了,起身走到前排。

"哥们,换个地方坐吧,姑娘不愿意。"我平静地说道,目光直视着那小青年。

车厢里一下子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。

"哪来的多管闲事的?"小青年抬头,看见我穿着军装,愣了一下,但还是嘴硬道。

他身后的几个同伴也站了起来,摆出一副要动手的架势。

我没说话,只是站在那里不动,眼神坚定,在部队养成的气势在这一刻显露无疑。

车厢里的气氛有些紧张,司机从后视镜看了一眼,放慢了车速。

军人的气势在那一刻发挥了作用,那小青年和他的同伴嘟囔了几句,最终还是悻悻地换了座位。

旧梦如烟

我回到座位上,发现旁边的一位老大爷正冲我竖大拇指。

"小伙子,好样的!现在的年轻人就应该像你这样,敢做敢当!"

我笑笑没说话,军营的生活教会我行动比言语更重要。

车子继续前行,穿过一片片金黄的稻田,远处的山峦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。

到了青河县城,大部分乘客都下车了。

那位姑娘转过身,轻声说道:"谢谢你,同志。"

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她的脸上,让她整个人显得格外明亮。

我点点头:"没什么,应该的。"

"我叫林小雨,在县一中教英语。不知道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,我想请你吃顿饭表示感谢。"她微笑着说,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。

我有点不好意思:"不用了,举手之劳。我叫张志强,刚退伍回家。"

"那真是太巧了,我教的是高一三班,你要是有认识的学生在那个班,可以托他们找我。"林小雨笑着说。

她的笑容很温暖,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亲近。

我们又聊了几句,便各自下车离开了。

回到家,父母见到我穿着军装回来,别提多高兴了。

老爸难得地笑了,胡子一翘一翘的:"我儿子回来了!"

老妈则是擦着眼泪,上上下下打量我:"瘦了吧?部队伙食不好吧?"

弟弟张志刚也从学校回来,正好读高中。

他比我离家时长高了不少,都快跟我一样高了。

"哥,给我讲讲部队的事呗!"弟弟缠着我问这问那,眼里满是崇拜。

饭桌上,母亲做了一桌子我爱吃的菜,虽然简单,但胜在热腾腾的,充满了家的味道。

"志强,以后有什么打算?"父亲问道,声音里带着关切。

我摇摇头:"还没想好,先在家待几天看看吧。"

"你叔家开了个小卖部,缺个人手,要不你去帮帮忙?"母亲提议道。

我笑了笑没说话,心里却在想,难道我的技能就只能用来在小卖部卖酱油和醋吗?

饭桌上,我随口问了问弟弟的学校情况。

"对了,志刚,你们学校有个叫林小雨的英语老师吗?"

"林老师?她是我们班主任啊!"志刚惊讶地放下筷子,"哥,你怎么认识林老师的?"

"真这么巧啊?"我也有些惊讶,随后把在车上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。

志刚连连点头:"林老师人可好了,教学特别认真, 旧梦如烟我们班都很喜欢她。"

母亲在一旁听着,若有所思:"这林老师听起来不错,多大年纪啊?"

"应该比哥大不了几岁吧,二十五六的样子。"弟弟回答。

母亲脸上露出了那种我很熟悉的表情——这是她每次有了"好主意"时的表情。

"娘,你可别瞎琢磨,我刚回来呢。"我赶紧打住母亲的念头。

晚上,躺在许久未睡的床上,听着院子里的虫鸣,我却怎么也睡不着。

从小生活的地方,如今却有种陌生感。

这种无所适从的感觉,比在部队刚入伍时还要强烈。

未来该怎么走,我心里一点谱都没有。

没想到第二天,林小雨就来我家了,手里还提着一些水果。

她穿着一件淡蓝色的毛衣,头发扎成马尾,看上去青春活泼。

母亲热情地把她迎进屋,倒茶递水果,嘴里不停地说着:"辛苦老师了,平时照顾我家志刚。"

见到我父母,林小雨很有礼貌地打招呼,言谈举止落落大方。

她跟我们聊了很多学校的事情,说志刚学习认真,就是英语需要再加把劲。

临走时,她悄悄告诉我:"我爸是平安县人民医院的院长,听说医院急诊科正在招人,要不要去试试?他们特别需要有医疗经验的退伍军人。"

这个消息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。

正发愁找什么工作,这机会来得太及时了。

"真的?那太好了!需要什么条件吗?"我迫不及待地问。

"主要看实际能力,我觉得你在部队学的急救知识应该很有用。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下,不过最终能不能通过,还得看你自己的表现。"林小雨真诚地说。

我连忙问清楚了报名的时间和地点,心里对这个刚认识的姑娘充满了感激。

林小雨走后,弟弟对我挤眉弄眼:"哥,林老师专门来家里看你,肯定对你有意思。"

"胡说什么呢!"我假装生气地敲了一下他的脑袋。

母亲却在一旁笑得意味深长:"这姑娘不错,模样好,又有教养,还这么热心帮忙。"

"娘,您老就别操这心了,我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份工作。"我无奈地说。

第二天一早,我就去了县医院人事科报名。

县医院是一栋三层的白色建筑,看上去很气派,比起我们村里的卫生所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
人事科的王主任看了我的退伍证和在部队的表现材料,点点头:"你在特种部队学过急救,这正是我们需要的。"

因为有部队特种兵的经历和急救知识,加上林院长的引荐,我很快通过了面试,成为了急诊科的一名护理员。

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日子很辛苦,但也充实。

白天跟着老护士学习护理知识,晚上还要自学医学基础理论。

急诊室的节奏很快,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病人,从轻微擦伤到严重外伤,从感冒发烧到心脏骤停,我都得学会处理。

好在部队的经历让我能够在紧张环境中保持冷静,我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。

林小雨经常来医院看我,有时候带些她做的点心,有时候就是单纯地来聊聊天,给我加油打气。

"今天学了什么新东西?"她常常这样问我,然后耐心地听我讲述。

当我因为一些医学术语记不住而沮丧时,她会鼓励我:"慢慢来,学习是个过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"

慢慢地,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。

有时候下班后,我会送她回家,一路上聊天说笑,感觉特别轻松愉快。

她告诉我她的梦想是办一所培训学校,不只教英语,还要教学生们如何正确认识生活和世界。

我则分享我在部队的见闻和感悟,说希望能用医学知识帮助更多人。

不过,我们的关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

林小雨的父亲知道了我们走得近后,有些顾虑。

毕竟在他眼里,我只是个农村出身、没有多少文化的退伍兵,而林小雨是大学毕业的老师。

"我不是看不起你,只是觉得你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。"林院长有一次直接对我说。

这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,让我有些自卑。

林小雨知道后,安慰我:"别在意,我爸只是关心我,他不了解你的为人和能力。"

为了证明自己,我更加努力工作和学习。

每天下班后,我会借医院图书室的医学书籍回去看,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科里的医生。

半年下来,我已经能够熟练处理一些基础医疗事务,甚至在医生不在的紧急情况下,也能做出正确的初步判断和处理。

干了半年左右,一个雨夜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。

那天晚上我值班,窗外电闪雷鸣,雨点像豆子一样砸在窗户上。

急诊室里只有我和一个年长的护士阿姨在值班,主治医生刚出去吃饭。

突然接到紧急电话,镇上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,有多人受伤。

但是因为暴雨,山路塌方,救护车被山上落下的石头挡住了去路。

"车子过不去,人还是要救的啊!"我对护士阿姨说,"我背急救箱过去!"

"这么大的雨,你疯了吗?"护士阿姨拦我,"等雨小点再说吧。"

"等不了了!伤员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!"我毫不犹豫地拿起急救箱,披上雨衣就往外冲。

那是一段将近三公里的山路,又黑又滑,雨水顺着脸往下流,鞋子早就湿透了。

但那时的我只想着尽快到达现场救人,脑海中全是部队教官说过的话:"战场上,一分钟的延误可能意味着一条生命的逝去。"

当我气喘吁吁赶到现场时,看到几辆车相撞在一起,地上躺着好几个伤员,周围的村民正手足无措地围观。

"我是县医院的,让一让!"我顾不上擦脸上的雨水,立刻投入救援。

先检查每个人的伤势,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处理。

一位老人腿部骨折,我迅速用木板固定;一个小孩头部受伤,我用绷带包扎止血;一位孕妇受到惊吓,我安抚她的情绪...

正当我忙得不可开交时,一个熟悉的面孔让我愣住了——那个在客车上调戏林小雨的小青年,此刻满脸是血地躺在地上,情况危急。

他的胸口有明显的撞击伤,呼吸急促,脸色惨白,很可能有内出血。

说实话,那一瞬间我心里有个声音在说:"这种人,死了活该。"

但很快,我在部队学到的职业素养战胜了个人情绪。

我立即为他检查伤势,发现他有严重的内出血和头部创伤。

正在我全力抢救他时,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:"志强,需要帮忙吗?"

回头一看,竟是林小雨,她撑着伞,手里拿着医药箱,在雨中显得格外坚定。

她的头发和衣服都湿了,但眼神坚定,一点也不像个文弱的女教师。

"小雨,你怎么来了?"我惊讶地问。

"医院打电话说你一个人跑来救人,我担心你,就跟着过来了。"她说着,已经蹲下来帮我处理伤员。

雨水顺着她的脸颊滴落,但她丝毫不在意,认真地帮我处理伤口。

在那一刻,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。

我俩配合着为伤者做了紧急处理,终于等到救护车赶来,将所有伤者送往医院。

那晚我们忙到凌晨三点多,浑身湿透,但看到所有伤者都脱离了生命危险,心里充满了成就感。

回到医院,林院长亲自带着医护人员接应我们。

看到浑身湿透的女儿,他心疼不已:"你这丫头,太冒险了!"

然后他看向我,眼神中多了几分认可:"志强,干得好!这次多亏了你。"

没想到这件事在县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县电视台还专门做了报道。

《雨夜奇迹:退伍军人徒步三公里紧急救援》的新闻标题,让我一下子成了县里的"名人"。

林院长当众表扬了我,说这就是军人本色,是医院急需的人才。

更令人意外的是,那个曾经调戏林小雨的小青年王明辉醒来后,主动向我道歉。

他躺在病床上,虚弱地说道:"张医生,要不是你,我这条命就没了。"

他告诉我,他是青山镇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,平时仗着家里有些关系,横行霸道惯了。

"我还得向你坦白一件事..."他犹豫了一下,继续说道。

他告诉我,当初在车上调戏林小雨并非偶然,而是受人指使。

原来林小雨有个表哥叫林高远,一直嫉妒林院长的地位和声望。

他想通过让林小雨出丑,来影响林院长在县里的名声,为自己谋取家族企业的控制权。

"林高远给了我五百块,让我在车上调戏林小雨,然后拍几张照片。"王明辉说,"他想用这些照片来威胁林院长。"

"我当时年轻气盛,又贪图那点小钱,就答应了。现在想想真是太愚蠢了。"王明辉懊悔地说。

这个消息让我和林小雨都震惊不已。

我们把真相告诉了林院长,老人家听后沉默许久,眼中满是悲痛。

"没想到是高远...他从小就跟我不对付,但我真没想到他会做到这种地步。"林院长叹了口气,"小雨,志强,谢谢你们告诉我真相。"

这件事让林小雨和家人的关系一度变得紧张。

林高远被林院长叫去大骂一顿,但因为毕竟是亲戚,也没有声张。

林小雨为此很是苦恼,觉得对不起我。

"如果不是因为我,你也不会卷入这些家庭纠纷。"她歉疚地说。

我握住她的手:"别这么想,这不是你的错。再说了,正是因为这件事,你爸对我的看法才改变了不是吗?"

确实,林院长看我的眼神明显不同了,不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,而是多了几分赞赏和信任。

一个月后,医院决定派人去省城参加为期半年的医护进修,我被选中了。

这是个难得的机会,可能会对我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。

但这意味着要离开林小雨半年。

"去吧,这是好事。"林小雨鼓励我,眼睛里闪烁着泪光,但语气坚定,"我会等你回来的。"

我心里很感动,但还是决定留下来。

"医院现在正需要人手,再说了,我觉得在县医院也能学到不少东西。"我握着她的手说,"比起那些,我更想和你一起,在这里做点实事。"

我提出了一个想法:利用我在部队学到的急救知识,在医院成立一个急救培训中心,向普通百姓传授基础急救技能。

"你想想,如果当时那场车祸,现场的村民懂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,伤者的情况可能会好很多。"我热情地向林院长阐述我的想法。

林院长听了很感兴趣,立即拨出了一部分经费支持。

"志强,这个想法很好!咱们县一直缺这样的机构。你来负责筹建吧,有什么需要尽管提。"

林小雨也从学校请了半年假,全力协助我筹建培训中心。

我们白天忙工作,晚上讨论培训方案,日子虽然忙碌,但充满了奋斗的乐趣。

还记得有一天晚上,我们在医院的休息室里讨论培训内容,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。

林小雨靠在我肩上睡着了,头发散落在额前,睡颜安详。

我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,心里涌起一股深深的爱意和保护欲。

就在那一刻,我决定向她求婚。

第二天,我拿着自己攒了半年的工资,买了一枚简单的银戒指。

在培训中心的开幕式上,我当着全院职工的面,向林小雨求婚。

"林小雨,谢谢你让我的生活有了新的意义。你愿意嫁给我吗?"我单膝跪地,紧张地问道。

林小雨惊讶地捂住嘴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

"我愿意!"她毫不犹豫地回答,然后紧紧地抱住了我。

周围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,林院长站在人群中,欣慰地点点头。

1988年春天,我们领了结婚证。

婚礼很简单,却充满了温馨。

我们把家安在了医院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,窗前种了几棵桃树,春天开花时特别漂亮。

婚后不久,我被提拔为急诊科副主任。

同年,我们的培训中心正式挂牌成立,成为县里的一个特色项目。

我们先是培训医院的工作人员,然后扩展到学校老师,再到社区居民。

每次看到那些普通人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,我心里就特别满足。

1990年,我们的儿子出生了,取名张航,寓意他能像他的父亲一样,勇敢前行,乘风破浪。

看着林小雨疲惫却幸福的笑容,我在心里发誓:一定要给她和孩子最好的生活。

同年,我们的培训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点,省里的领导亲自来参观考察。

每天下班回家,看到林小雨和儿子在院子里等我,我都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

儿子很聪明,三岁就能背唐诗,五岁就开旧梦如烟始学英语,完全遗传了他妈妈的聪明才智。

生活虽然简单,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希望。

没想到这次省领导考察给我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
省卫生厅的张厅长对我的工作非常赞赏,当场决定在全省推广我们的急救培训模式。

不久后,我被任命为县医院副院长,主抓基层医疗改革。

林小雨也从教师岗位转岗,成为医院的心理咨询师。

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县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但生活总会有起伏。

1995年,我因为工作压力太大,突发胃出血,住了半个月的院。

林小雨寸步不离地照顾我,白天工作,晚上陪床,累得脸色苍白,却从不抱怨。

"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我和儿子怎么办?"她红着眼眶责备我。

那一刻,我才意识到,自己太过投入工作,忽略了健康和家庭。

"对不起,以后我会注意的。"我握着她的手保证道。

话说那个王明辉,后来洗心革面,重新做人。

他用自己的钱成立了一支民间救援队,专门帮助山区的急症患者和意外伤害者。

每次看到他穿着橙色救援服在山路上奔波的身影,我都感到一种欣慰。

"说实话,当初要不是你救了我,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,更不会有机会改过自新。"他常常这样感谢我。

"人都有犯错的时候,关键是能够意识到错误并改正。"我拍拍他的肩膀说。

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,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。

现在的我已经是平安县人民医院的院长,培养了几百名优秀的医护人员。

林小雨则成为了省级心理健康教育专家,经常被邀请去各地讲学。

儿子张航继承了我们的志向,现在是省人民医院的心胸外科主任。

每次家庭聚会,他都会调侃我:"老爸,要不是你当年见义勇为,我可能就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。"

回首这段奇妙的情缘,我常常感慨命运的神奇。

一次偶然的邂逅,一个简单的善举,竟然编织出了如此美丽的人生画卷。

"志强,发什么呆呢?"林小雨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,她手里端着一杯热茶,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岁月的痕迹,却依然如当年那般明亮动人。

她的黑发中已经掺杂了不少银丝,但在我眼里,她永远是那个在雨夜里帮我救人的勇敢姑娘。

我接过茶杯,轻声道:"没什么,就是突然想起了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。"

林小雨笑了:"那都三十多年前的事了,你还记得这么清楚啊?"

我握住她的手,感受着彼此掌心的温度:"有些缘分,注定是要记一辈子的。"

退伍不是军旅生涯的终点,而是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的开始。

而真挚的情感,则是照亮整个人生的明灯,让我们在漫长岁月里,携手同行,不离不弃。

"小伙子,来医院这么久了,听说你还是单身?有没有看上哪个护士姑娘啊?"老赵又问起了新来的小护士。

我望向窗外,阳光正好,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穿军装的自己,和那个戴眼镜的姑娘,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相遇、相知、相守...

转载请说明出处 内容投诉内容投诉
九幽软件 » 86年退伍途中,遇一姑娘被流氓调戏,我仗义出手后得到一份情缘(地痞流氓欺辱美女退伍老兵)